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蔚蓝的思维:科学人文读本
蔚蓝的思维:科学人文读本


蔚蓝的思维:科学人文读本

作  者:《蔚蓝的思维》选编组 编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定  价:24.00

I S B N :9787544443791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科普    

标  签:科学与自然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编辑絮语  [展开]

本书相继获:(1)2005年(第七届上海读书节)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目(2)第14届上海市中小学优秀图书 一等奖(3)作为“科学人文读本”之一获2014年“上海市民喜爱的十本科普图书”

TOP内容简介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人文精神的极大缺少,社会出现很多怪相,尤其是文理过早的分科,造成学文的对自然科学的一窍不通,学理的连实用的小文章也写不通顺,至于文史哲的基本常识毫不理解也比比皆是。眼下,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以及减负的举措,课堂上要理想地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割裂,似乎成了异想天开之举。为此,本书选编组从有科学背景的大家所写的对人文的思考,以及人文学家对科学的理解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中,选择合适的文稿组成科学畅想、科学人生、科学历程、科学伦理、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科学情怀等,让人文与自然互相理解。

TOP目录

科学畅想
詹克明 裸猿《道德篇》——自然·人类·科学
卡尔·萨根 在时间里航行
杨文丰 自然笔记
赵丽宏 日晷之影
伍立杨 大宇星如万点尘
流沙河 螺旋之惑
雷抒雁 基因密码与不死药
漆孝诗 基因畅想
比尔·盖茨 我的房子
晓阳 网络生存
路甬祥 勾人魂魄的地球故事
詹克明 世上本无害虫
南帆 读数时代
李毓佩 神奇的九
赵慧珠 为何起源于印度
严春友 宇宙全息术
杨文丰 阿,阳光
阿呜 那风

科学人生
爱因斯坦 自述
塞利希 爱因斯坦的最后一天
英费尔德 回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悼念玛丽·居里
梁衡 跨越百年的美丽
凯恩斯 牛顿其人
盖尔曼 夸克与美洲豹
钱钢 沉默与理解
卡尔·萨根 我的老师
沈致远 双星对话
方鸿辉 院士是大写的人

科学历程
阿诺德·汤因比 自然的奥秘
布鲁诺 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
赫胥黎 支持“物种起源说”
李约瑟 中国在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
霍金 黑洞旅行
施拉姆 头一秒钟
卡尔·萨根 搜寻外星人
李政道 展望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
杨雄里 科学挑战人类
谢培 光,您停一停!
罗伯特·容克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詹克明 我国与诺贝尔奖无缘之我见
詹克明 试论“重术轻学”传统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伦理
爱因斯坦 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卡尔·萨根 宇宙的中心是人类?
何祚庥 宽容地看待克隆技术
沈铭贤 从克隆人之争看生命伦理学
傅继梁 克隆人的科学、技术和伦理思考
龚静 敬畏生命
哑樵 失去声音的鸟

TOP书摘

甲、道篇
  大自然的秘密被层层紧裹着。它的庄严秩序绝不轻易示人。但唯独对那些纯真、虔诚的探索者情有独钟。他们是皈依自然的科学信徒,是与自然精神相通的人。他们的高尚追求带有宇宙的宗教感情,正是他们从宇宙的主宰那里取来的智慧火种,照亮了整个人类。至于人们将此火种用来造福社会还是放火烧屋,则与乞求火种的人无关。这既非上苍本意,亦非圣徒初衷。人类有文字不过7000年。真正的科学童年时期是公元前3至5世纪,特别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时代,真可谓“大法不繁”,他们那种惊人的洞察力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简约的光芒。科学有过神童般的早慧。经过中世纪的徘徊,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又重放异彩。特别是17世纪的牛顿时代,物理学首次实现了大综合。19、20世纪科学又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然而科学成就也使得人类把自然看得太轻了。妄自尊大的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正确位置。
  须知,任何时候人与自然都是一种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浩瀚宇宙中,人类不过是微如草芥在地球表面活动着的一些微小生物而已。与大自然无限的时间长河相比,人类的存在只是个有限的瞬间。与大自然无限多种类的运动形式相比,人类只有5种有限的感官。是否一切都可化为使我们可以感知,尚可探讨。至少“视界”(相当宇宙年龄与光速乘积的2倍)对我们是个不可逾越的限制。
  对于人类的大脑也不可盲目迷信。阿仑·图灵对人脑有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一碗凉粥”。难道广漠无垠的宇宙中所有的规律、所有的智慧都能集中容纳在这碗“粥”中吗?难道这个只不过1200-1500克的“一碗凉粥”真的可以没有限制地处理无限容量、无限复杂、无限深奥的大自然吗?
  有的学者认为:也许我们这个宇宙只是更大的母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面对着许多不可超越的极限,它们由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常数所构成。如,光速不可超越,绝对零度不可达,我们只有正质量(即使反物质也是正质量),只有万有引力(而无万有斥力)……这些常数是否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特征呢?如果超越了又将如何呢?
  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
  人们视数学为科学的王冠。但为什么我们用极高深的数学、极复杂的公式、极庞大的程序,在超巨型计算机上进行长时间运算,也只能以极其有限的精确度,计算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呢?更何况大分子、生命大分子体系。如果它不懂数学,描绘它的数学为什么几乎是无法达到的艰深呢?
  宇宙大爆炸后以近于临界速度膨胀了150亿年,它与临界速度的差异不会超过1036分之一。假如我国12亿人,每人把中国大百科全书(73册,近1亿汉字),英国大百科全书(19册,近2亿字母)、美国大百科全书(30册,2亿字母)各抄两遍。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抄错一个字母,错误就已达到10分之一。然而宇宙膨胀的精确程度比这还要准确100亿亿倍。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在我们看来如此吃力,如此高不可攀的事情,大自然为什么如此轻松,如此漫不经心地一蹴而就呢?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6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5.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