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法律适用方法:侵权法案例分析
法律适用方法:侵权法案例分析


法律适用方法:侵权法案例分析

作  者: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编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0933917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民法    

标  签:法律  司法案例与司法解释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美国法学家德沃金将没有清晰的法律规范加以确定指引的案件定义为“疑难案件”,认为对于“疑难案件”,法官需要通过运用正确的法律解释方法以及价值判断,发现案件的唯一正解。法律适用的结果是否存在唯一正解尚存争议,但是法律适用方法的客观化和统一却并非不可能:法官通过运用统一的、能为客观标准所衡量的法律适用方法,作出契合法律规范和承载法律基本价值内涵的裁判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回应了统一适用法律的司法本质要求。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素以完备和严谨著称的德国法律适用方法无疑对我国法律适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在准确把握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规律、科学总结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倡导”的法院教育培训工作方针,即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司法能力为目标;实现由理论型培训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转变,由知识型培训向知识与能力结合型转变;倡导法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本套丛书的出版,正是以法院教育培训工作方针为指导,运用案例教学的手段,以法官亲历式的教学方式,将法律适用方法融入个案的裁判过程中,以期提升法官学员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驾驭法律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TOP目录

第一部分 法律适用方法导论
导论
结构
一、理论背景
I.法律、法规与规章的目的
Ⅱ.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则的理由
Ⅲ,法律之外可以作为社会组织原则的选择
Ⅳ.采用一定方法适用法律的理由
二、归入法
I.简介
Ⅱ,解决案件
Ⅲ,整体结构
三、关系分析法
I.简介
Ⅱ.合同法案件中的关系分析法

第二部分 侵权法简介
结构
I.概述
Ⅱ.普通侵权和特殊侵权
Ⅲ.责任
Ⅳ.举证责任
V.附录:民事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三部分 侵权法案例——归人法系列(S)
一、归入法案例S1:车祸
二、归入法案例S2:商店盗窃
三、归入法案例S3:路面施工
四、归入法案例S4:汽车修理
五、归入法案例S5:搬家
六、归入法案例S6:粉刷风波

第四部分 侵权法案例——关系分析法系列(R)
一、关系分析法案例R1
二、关系分析法案例R2
三、关系分析法案例R3
四、关系分析法案例R4
五、关系分析法案例R5
六、关系分析法案例R6

TOP书摘

解决方案
  当事人双方可能已经缔结了一项合同。
  《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缔结合同,采用要约、承诺的方式。
  《合同法》第14条第1句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第2句规定,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确定。《合同法》第12条第5项规定,价款是要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合同法》第61条又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生效后,以协议补充价款。《合同法》第62条第2项规定,价款不明确的,按照市场价格履行。上述观点也被2009年4月24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的第1条所支持。根据该条第2项,对合同欠缺的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在本案当中,R先生的订货表明了他愿意就瓶装葡萄酒与S缔结一项买卖合同,并且愿意接受这项订货行为的拘束。尽管订货传真中没有提到价款问题,但由于价格可以按照平均市场价格计算,因此,R先生的订货行为构成一项有效的要约。S已经通过传真对此要约做出了承诺。
  因此他们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
  4.归入法中的困难点
  a、未写明的前提要件
  很多法律规定包含的某些前提要件并没有在规定当中直接提及。这些因素并不能通过阅读法条本身而直接找到。有一个例子就是因果关系。很多法律规定要求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并不明确规定出来。这一要件常常以“通过”或者“由此”这些词语体现出来,偶尔也会从基本原则或更一般性的规则中发现一些额外的要件。这样的一般性规则的一个例子是《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款,该款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法院可以判决变更。由此,所有的行政处罚行为都有一个前提条件:不能显失公正,即使在关于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中没有涉及这一前提条件。有时,这些在法律条文文字中未被写明的额外要件在逻辑推理过程当中也会体现其必要性。在另外一些情形下,要想搞清楚有哪些潜在的因素,我们需要参考上级法院的判决或者学术评论,倒不是说那些判决或者评论具有法定约束力,但是,它们对于解释某个法律条文并充分理解其含义很有帮助。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93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1.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