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境界:冯友兰谈人生
境界:冯友兰谈人生


境界:冯友兰谈人生

作  者:冯友兰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50863235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传记  学者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编辑絮语  [展开]

冯友兰先生为享誉全球的哲学大家,他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感悟有关人生的种种哲学思考,为疲惫的现代灵魂寻找一条提升精神境界之路。他将在书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即如何通过改变对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进而改变整个人生!

TOP内容简介

  境界,决定了人生的差异。冯友兰在书中不断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生的意义和境界;二是哲学问题,即哲学的终极目的。他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感悟有关人生的种种哲学思考,包括境界、命运、信仰、人性、情爱、幸福、道德修养、处世之道等等,他将深奥的哲学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宛若与年轻人促膝谈心:个人需要对世界产生更深的觉解,才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中国哲学的任务正是帮助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他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以哲人的睿智引导迷茫中的年轻人走出人生的困惑,获得智慧启迪。

 

TOP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是扬名海外的哲学大师,也是集思想家、教育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冯先生毕生以宏扬儒家哲学思想为己任,留学归国后曾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系教授。他一生勤勉、著作等身,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作品享誉全球,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

 

TOP目录


代序:人生的境界
Part1 还原人生
哲学与人生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人生之真相及人生之目的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人的地位
人物之性
论命运
道德
天地
死生
功利
论信仰
死及不死
人性学说
性情
理与命

Part 2 修养人生
道德及修养之方
个人之修养
合理的幸福
境界
觉解
精神境界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心、性
人生术
关于真善美
心性
灵魂与肉体
爱与哲学
灵魂之转变
爱与终因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精神修养的方法

Part 3 漫话人生
何为幸福
欲与好
论信念
入世和出世
才命
理想与现实


谈儿女
知命
性的因素
情的因素
爱之事业
论感情
处世的方法

 

TOP书摘

  觉 解
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底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切底答案,他们即觉得人生是不值得生底。
在未回答这个问题之先,我们须问:所谓人生的意义者,其所谓意义的意义是什么?此即是问:其所谓意义一词,究何所谓?
我们常问:某一个字或某一句话的意义是什么?此所谓意义,是说某一个字的所谓或某一句话的所说。我们不知某一个字的意义,我们可以查字典,于字典中,我们可以知某一个字的所谓。我们不知某一句话的意义,我们可以请说话底人解释,于解释中,我们可以知某一句话的所说。这是意义一词的一个意义。
所谓人生意义者,其所谓意义,显然不是意义一词的这一个意义。因为人生是一件事,不是一个字或一句话。一个字有所谓,而人生则无所谓。人生这两个字,当然亦有所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句话当然亦有所说。不过现在我们所讨论者,并不是这两个字,亦不是这一句话。
我们亦常问:某一件事物的意义是什么?此所谓意义有时是说某一事物所有底性质,如一个人所了解者。例如我们问:此次苏德战争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此次苏德战争,是共产主义底国家与法西斯主义底国家间底战争,是有阶级性底。此即是说,在此派人的了解中,此次苏德战争有阶级斗争的意义。有人说,此次苏德战争,是德国人与俄国人两个民族间底战争,是只有民族性底(此所谓民族性是对阶级性而言,不是一部分人所谓民族性,如德国人的民族性,俄国人的民族性等)。此即是说,在此派人的了解中,苏德战争是只有民族斗争的意义。
所谓某一事的意义,有时是说某一事所可能达到底目的,或其可能引起底后果,如一个人所了解者。例如有人说:此次苏德战争的意义,是决定欧洲将为法西斯主义所统治,或为共产主义所统治。有人说:此次苏德战争的意义,是决定欧洲将成为一俄罗斯帝国或德意志帝国。此所谓意义,是说一事可能达到底目的,或其所可能引起底后果,如一个人所了解者。
所谓某一事物的意义,有时是说,某一事物与别事物底关系,如一个人所了解者。例如我们问:此次苏德战争,对于此次欧战有什么意义?有人说:此次欧战,本是帝国主义底国家间底战争,现在苏联加入,欧战即变质了。有人说:苏联本身,也是一帝国主义底国家,其卷入欧战,不过使欧战的范围更扩大而已。此所谓一事的意义,是说一事与别事底关系,如一个人所了解者。就意义的此意义说,一事物对于某别事物底关系愈重要者,此事物对于某别事物,即愈有意义。
我们可以说,一事物所以可能达到某种目的或可能引起某种后果,或所以与别事物有某种关系者,正因其有某性。例如上所说,苏德战争所可能达到底目的,或所可能引起底后果,及其与欧洲战争底关系,若分析之,还是要说到苏德战争,是有阶级性底,或是只有民族性底。不过虽是如此,人于说某一事物的意义时,其意所注重,可有不同,如上所说。
一事物的意义,各人所说,可以不同。其所说不同,乃因持此各种说法者,对于此事底了解不同。其对于此事底了解不同,所以此事对于他底意义亦不同。一件事的性质,是它原有底。其所可能达到底目的,或其所可能引起底后果,这些可能亦是原有底。其与别事物底关系,亦是原有底。但一件事的意义,则是对于对它有了解底人而后有底。如离开了对它有了解底人,一事即只有性质,可能等,而没有意义。我们可以说一事的意义,生于人对此事底了解。人对一事底了解不同,此事对于他们即有不同底意义。
虽同一事物,但人对于它底了解,可有不同。如上所举,苏德战争即其一例。又譬如我们在此上课。假如一狗进来,它大概只见有如此如此底一些东西,这般这般底一串活动。严格地说,它实亦不了解什么是东西,什么是活动,不过我们姑如此说而已。又设如一未受过教育底人进来,也可看见许多桌椅,许多人,听见许多话,但不了解其是怎样一回事。又设如一受过教育底人进来,他不但看见许多桌椅人等,不但听见许多话,而且了解我们是在此上课。此一狗二人对于同一事底了解不同,所以此同一事对于他们底意义,亦即不问。其了解愈深愈多者,此事对于他底意义,亦即愈丰富。设更有一人进来,他不但了解我们是在此上课,而且了解我们在此所上底课,是何科目,并且了解此科目在学问中底地位,并且了解学问在人生中底地位,等等,如此则其对于我们在此上课一事底了解,更深更多,而此事对于他底意义亦即更丰富。
上文所谓了解,我们亦称为解。对于一事物有了解,我们亦称为对之有解。人对于一物,如了解其是怎样一个东西,对于一事,如了解其怎样一回事,则他们对于此事或物,即已有解,在解则此事物对于他们即有意义。不过说了解一物是怎样一个东西,说了解一事是怎样一回事,这了解又可有程度的不同。例如一地质学家了解一座山是哪一种岩石所构成底山,固是了解其为怎样一个东西,但一个人若只了解其是山,亦不能不算是了解其为怎样一个东西。一个人了解一个讲演是哪一种讲演,固是了解其为怎样一回事,但一个人若只了解其是一讲演,亦不能不算是了解其为怎样一回事。其了解的深浅多少不同,其所得意义亦异。深底了解,可以谓之胜解。最深底了解,可以谓之殊胜解。不过本章说了解,乃就最低程度底了解说起。
究竟怎样底了解,算是最低程度底了解?了解某物是怎样一个东西,或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即是了解某事物是属于某一类者,是表现某理者。例如我们了解这座山是山,此即是了解“这座山”是属于山之类者,是表现山之理者。有最大底类,有最大底类所表现底理。对于一事物,若一人完全不了解其所属于底类,完全不了解其所表现底理,则此人对于此事物,即为完全无解。此事物对于此人,即为完全地浑沌,完全地无意义。对于一事物,若一人仅了解其是属于最大底类,表现此类的理,例如一人仅了解一事物是一事物,则此人对于此事物所有底了解,即只是最低程度底了解。
人对于理底知识,谓之概念。上所说,如用另一套话说之,我们可以说,对于事物底了解必依概念。凡依内涵最浅底概念底了解,即是最低程度底了解。如一人看见一座山而了解其是山,此是了解其是怎样一个东西,此是对于它有解。但如另一人看见一座山,而只了解其是一个物,此亦是了解其是怎样一个东西,亦是对之有解。此二人的了解,均依概念,一依山的概念,一依物的概念。但物的概念,比山的概念内涵较浅,故仅了解一山是物,比于了解一山是山者,其了解的程度较低。因此我们说:凡依内涵最浅底概念所有底了解,是最低程度底了解。
最低程度底了解,虽是最低程度底,但比之无解又是高底了。例如一个狗,看见一座山,它只感觉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但不了解其是怎样一个东西,并且未必了解其是东西。又例如在空袭警报中,狗亦随人乱跑,但它不但不了解这是怎样一回事,而且未必有事的概念。狗是无了解底。其所有底经验,如亦可谓之经验,对于他只是一个浑沌。
无概念底经验,西洋哲学家谓之纯粹经验。詹姆士说:有纯粹经验者,只取其经验的“票面价值”,只觉其是如此,不知其是什么。此种经验,如亦可谓之经验,对于有此经验者,只是一个浑沌。浑沌不是了解的对象。因为被了解者,即不是浑沌。因此浑沌是不能有意义底。康德说:“概念无知觉是空底,知觉无概念是盲底。”此话的后段,我们亦可以说。我们于上文即说明无概念底经验是盲底。所谓盲者,即浑沌之义。
下文第七章说到同天境界。在同天境界中底人,自同于大全。大全是不可思议底,亦不可为了解的对象。在同天境界中底人所有底经验,普通谓之神秘经验,神秘经验有似于纯粹经验,道家常以此二者相混,但实大不相同。神秘经验是不可了解底,其不可了解是超过了解;纯粹经验是无了解底,其无了解是不及了解。
我们说:康德的话的后段,我们亦可以说。为什么只是后段?因为照我们所谓概念的意义,我们不能说,概念是空底。我们所谓概念,是指人对于理底知识说。一个人可对于理有知识或无知识。如其有知识,则即有概念,其概念不是空底。如其无知识,则即无概念,亦不能说概念是空底。
但从另一方面说,一个人可有名言底知识,名言底知识可以说是空底。例如一个人向未吃过甜东西,未有甜味的知觉,但他可以听见别人说,甜味是如何如何,而对于名言中底甜字的意义有了解。此甜字的意义,本是代表甜味的概念。但人若只了解甜字的意义,而无知觉与之印证,则其所了解者,是名言的意义,而不是经验的意义。就其了解名言的意义说,名言底知识,不是空底;就其所了解底意义,不是经验的意义说,名言的知识亦可以说是空底。所谓空者,是就其无经验底内容说。例如有些人讲道德,说仁义,而实对于道德价值,并无直接底经验。他们不过人云亦云,姑如此说。他们的这些知识,都是名言底知识。这些名言底知识,照上所说底看法,对于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空底。
一名言底知识,在经验中得了印证,因此而确见此名言所代表底概念,及此概念所代表底理。因此此经验与概念联合而有了意义,此名言与经验联合而不是空底。得此种印证底人,对于此经验及名言即有一种豁然贯通底了解。此名言对于此人,本是空底,但现在是有经验底内容了;此经验对于此人,本是浑沌底,但现在知其是怎么一回事了。例如一学几何的人,不了解其中底某定理,乃于纸上画图以为例证,图既画成,忽见定理确是如此。又如一广东人,虽常见书中说风花雪月,而实未尝见雪,及到北平见雪,忽了解何以雪可与花月并列,此种忽然豁然贯通底了解,即是所谓悟。此种了解是最亲切底了解,亦可以说是真了解。用道学家的话说,此即是“体念有得”。陆桴亭说:“凡体念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作物格知至。”(《思辨录》)伊川说:“某年廿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别。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遗书》卷十八)何以能有别?正因他体念有得之故。
以下我们再举两例,以见普通所谓悟,其性质是如上所说者。杨慈湖初见象山,问:“如何是本心?”象山说:“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慈湖又问:“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凡数问,象山终不易其说,慈湖亦未省。慈湖时正任富阳主簿,偶有鬻扇者,讼至于庭。慈湖断其曲直讫,又问如初。象山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于是“慈湖大觉,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恻隐,仁之端也”等,慈湖儿时已晓得,但无经验为之印证,则这些话对于慈湖都是名言底知识。象山以当前底经验,为之印证,慈湖乃“大觉”,此大觉即是悟。又如阳明“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致知格物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暇外求”。大学格物致知之语,亦是阳明儿时已晓得者,但此晓得只是名言底知识,必有经验以与此名言底知识相印证,阳明始能忽悟其旨。
禅宗所用教人底方法,大概都是以一当前底经验,使学者对于某名言底知识,得到印证;或者以一名言底知识,使学者对于当前底经验,得到意义。此二者本是一件事的两方面,都可称为指点。指点或用简单底言语表示,或用简单底姿态表示,此表示谓之机锋。既有一表示,然后以一棒或一喝,使学者的注意力,忽然集中。往往以此使学者得悟。禅宗所用教人方法的原理,大概如此。
或可问:有没有对于事物底最高程度底了解,即所谓殊胜解?
于此我们说:就理论上说,这种了解是可能有底。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若皆知之,则我们对于此事物,即可谓有完全底了解。完全底了解,即最高程度底了解也。不过最高程度底了解,理论上虽是可能有底,而事实上是不能有底。因为一事物之为一事物,其构成底性质,是极多底。此即是说,其所属于底类,及其所表现底理,是极多底。我们知一事物所表现底一理,我们即可就此事物,作一我们于《新理学》中所谓是底命题,即普通所谓真命题。我们若完全知一事物所表现底理,我们即可就此事物,作许多是底命题。这许多是底命题,即构成我们对于一事物底完全底了解,亦构成此事物对于我们底完全底意义。于是我们始可以说,我们完全了解此事物是怎样一个东西,怎样一回事。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底,因此我们对于一事物底了解总是不完全底,而一事物对于我们底意义亦总是不完全底。
以上所说,有些是对于一事一物说底。此所说对于某类物,某类事,亦同样可以应用。例如我们可以离开某一山,而对于山有了解;离开上某课,而对于上课有了解。照上文所说,我们于了解山时,需藉助对于某一山底经验;于了解上课时,需藉助对于上某课底经验。但于了解以后,我们可以离开某一山,而对于山有了解;离开上某课,而对于上课有了解。对于某类事物有了解,即是知某类事物的理所涵蕴底理。例如我们说:“人是动物。”此命题即表示人类的理涵蕴动物的理,此命题即代表我们对于人类底了解。我们对于某类事物有了解,某类事物对于我们即有意义。我们对之了解愈深愈多者,其意义亦愈丰富。我们对于一类事物亦可有最低程度底了解,可有最高程度底了解。我们说:“人是物”,此命题表示我们对人类底最低程度底了解。我们若知人类的理所涵蕴底一切底理,我们即对于人类有最高程度底了解。最高程度底了解,即是完全底了解。一类事物所涵蕴底理,可以是极多底。所以对于一类事物底完全底了解,亦是极不容易得到底。虽不容易得到,但比对于某一事物底完全底了解,又比较容易得到一点。
人生亦是一类底事,我们对于这一类底事,亦可以有了解,可以了解它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对于它有了解,它即对于我们有意义,我们对于它底了解愈深愈多,它对于我们底意义,亦即愈丰富。
哲学或其中底任何部分,都不是讲“因为什么”底学问。或若问:因为什么有宇宙?因为什么有人生?这一类的问题,是哲学所不能答,亦不必答底。哲学所讲者,是对于宇宙人生底了解,了解它们是怎样一个东西,怎样一回事。我们对于它们有了解,它们对于我们即有意义。
宇宙人生等,即使我们对于它们不了解,或无了解,它们还是它们。宇宙之有不靠人的了解,即使宇宙间没有人,它还是有底。若使没有人,固然没有人生,但如有了人生,虽人对于它不了解,或无了解,它还是有底。
上文说,对于一事物底完全了解,事实上是不可能底。对于一类事物底完全了解,亦是极不容易得到底。因此人对于宇宙人生,亦不易有完全底了解。所以人虽都在宇宙之中,虽都有人生,但对于它们,有了解其是如此如此者,亦有了解其是这般这般者,亦有对之全不了解,或全无了解者。《易?系辞》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对于宇宙人生全不了解或全无了解者,即所谓日用而不知,及饮食而不知味者也。
对于一事物或一类事物底完全了解,是极不容易有底。但其最特出显著底性质,是比较易于引起我们的注意,因而易于使我们在此方面,对于某事物,或某类事物,得到了解。人生亦有其最特出显著底性质,易于使我们对其得到了解,对其有觉解。
解是了解,我们于上文已有详说。觉是自觉。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若问:人是怎样一种东西?我们可以说:人是有觉解底东西,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东西。若问:人生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有觉解底生活,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
上文说:了解必依概念,自觉是否必依概念?于此我们说: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并不依概念。我们有活动,我们反观而知其是某种活动,知其是怎样一回事。此知虽是反观底,但亦是了解,不过其对象不是外物而是我们自己的活动而已。我们于有活动时,心是明觉底。有了解的活动时,我们的心,亦是明觉底。此明觉底心理状态,谓之自觉。
人与禽兽是同有某些活动底,不过禽兽虽有某活动而不了解某活动是怎样一回事,于有某活动时,亦不自觉其是在从事于某活动。人则有某活动,而并且了解某活动是怎样一回事,并且于有某活动时,自觉其是在从事于某活动。例如人吃,禽兽亦吃。同一吃也,但禽兽虽吃而不了解吃是怎样一回事,人则吃而并且了解吃是怎样一回事。人于吃时,自觉他是在吃。禽兽则不过见可吃者,即吃之而已。它于吃时未必自觉它是在吃。由此方面说,吃对于人是有意义底,而对于禽兽则是无意义底。
又例如一鸟筑巢,与一人筑室,在表面上看,是一类的活动,但人于筑室时,确知筑室乃所以御寒暑避风雨。此即是说,他了解筑室是怎样一回事。他于筑室时,他并且自觉他是在筑室。但一鸟筑巢,则虽筑巢而不了解筑巢是怎样一回事;于筑巢时,亦未必自觉它是在筑巢。由此方面说,筑室对于人是有意义底,筑巢对于鸟则是无意义底。
又例如一群蚂蚁,排队与另一群打架,与一国人出兵与另一国人打仗,在表面上看,是同一类底活动。但人于打仗时,了解打仗是为其国争权利,争自由,并了解打仗是拼命底事,此去或永不回来。此即是说,他了解打仗是怎样一回事;于打仗时,他并且自觉他是在打仗。蚂蚁则虽打仗而不了解打仗是怎样一回事。于打仗时,它亦未必自觉它是在打仗。由此方面说,打仗对于人是有意义底,对于蚂蚁是无意义底。
朱子延平答问中有一条云:“问:熹昨妄谓,仁之一字,乃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乎禽兽者,先生不以为然。熹因以先生之言思之,而得其说,复求正于左右。熹窃谓:天地生万物,本乎一源。人与禽兽草木之生,莫不具有此理。其一体之中,即无丝毫欠剩;其一气之运,亦无顷刻停息:所谓人(疑当作‘仁’)也。气有清浊,故禀有偏正。惟人得其正,故能知其本具此理而存之,而见其为仁;物得其偏,故虽具此理,而不自知,而无以见其为仁。然则仁之为仁,人与物不得不同;知人(疑当作‘仁’)之为人(疑当作‘仁’)而存之,人与物不得不异。故伊川夫子既言‘理一分殊’,而龟山先生又有‘知其理一,知其分殊’之说。而先生以为全在知字上著力,恐是此意也。”(《李延平集》卷二)朱子此所说,不尽与我们相合,但其注意于知,则与我们完全相同。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36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相关图书推荐

加载页面用时:95.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