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幸福,从心开始:内心强大的修炼方法
幸福,从心开始:内心强大的修炼方法


幸福,从心开始:内心强大的修炼方法

作  者:[法] 弗雷德里克·勒诺瓦 著

译  者:黄冠乔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546383880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成功社交    

标  签:成功/励志  心灵与修养  幸福/快乐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生命的起点我们无从选择,人生的轨迹却需要我们慎重把握。人人都渴望生活的幸福、爱情的美满及家庭的温暖,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得到这些。痛苦与失落,遗憾与挫折,似乎是人类永远的邻居和永久的朋友。

作为法国和世界顶尖的心灵励志作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以自己三十多年来研究东西方宗教、哲学和灵修的经验,结合自己平凡而不平庸的传奇经历,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方法与经验,克服与生俱来的弱点与误区,以及如何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极强、令人豁然开朗的观点与思路。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痛苦?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平息内心的冲突?如何获得内心完全的自由?如何去爱配偶和家人?如何最后得到真正且长久的幸福?……按作者的指引读完本书,你就会发现,成就良好心态与完美性格,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拥有理想职业及幸福人生,竟然是那样的轻松与顺畅。

 

TOP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勒诺瓦,1962年生于马达加斯加一个普通家庭,后迁居法国。他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先后执政的三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曾邀请他到爱丽舍宫共进晚餐。

代表作包括非虚构作品《基督的哲学》《佛教与西方的相遇》《邪教、谎言和理想》,长篇小说《露娜的神谕》《天使的承诺》等。全部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并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

TOP目录

序  言
Ⅰ 对生活说“是”
Ⅱ 信赖和放下
Ⅲ 对生活负责
Ⅳ 行动和观望
Ⅴ 静默和冥想
Ⅵ 知识和判断力
Ⅶ 认识你自己
Ⅷ 德性的习得
IX 获得自由
X 自爱和心灵康复
XI 黄金法则
XII 爱和友情
XIII 非暴力和宽恕
XIV 分享
XV 贪执和平常心
XVI 苦难是我们的灵性导师
XVII “此处和当下”
XVIII 驯服死亡
XIX 幽默
XX 审  美
附  记
后  记

TOP书摘

Ⅰ对生活说“是”

不论命好命歹,我都热爱它,因为我总能找到战胜各种困难与考验的力量和方法。即便是那些无法理解的、令人厌恶的变故,我亦能接受其既成事实。无论如何,我都会对这充满神秘、阴影和光明的生活说“是”。
每个人都会被迫面对一些无法选择、亦不愿见到的事实,但生活就是这样强加给我们了:我称之为生活的“赏赐”。比如故乡、家庭、生活的时代;又如相貌、个性、智力、才能、优点,亦包括我们的缺点和缺陷,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这些不幸直接打击着我们,而我们自己却往往无法控制、无法掌控。我们还要经受疾病、经济风险、衰老以及死亡。这是人的“命运”。
我们可以拒绝这些不幸,并祈望生活中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我们都希望青春永驻、永不生病、长命百岁。有些人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文化、家庭和故乡。还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相貌、性格,为自己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而苦恼。这种拒绝行为完全可以理解,并且具有正当性。但是,不认同自身的存在、不真正接受生活赐予我们的不可抗拒的东西,内心的淡定、平和与快乐就不会降临。
对生活说“是”,并不意味着放弃寻求发展、改变存在的状况,或是绕过明显的障碍。我们可以离开让人感到抑郁的社会环境,避开让人感到压抑的家庭氛围、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身体上的缺陷或修补精神上的创伤,并将其转化为成功的利器。但这些改变只能应用于可改变的事物之上,并且可能不见得有利。我们在寻求改变时,不能决然而武断(或粗暴)地抛弃生活最初的赏赐。我们可以整容,改变与生俱来的相貌,但无法阻止身体衰老。我们可以选择与亲生父母、出生的家庭保持距离,但如果这种分离是出自持久不断的怨恨、出自根深蒂固的憎恶、出自不通情理的抗拒之心,我们就无法获得内心的安宁。智慧的基本要求就是,懂得接受无可避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改造为理想的存在。
这种对生活的理解构成了一个古希腊—罗马的伟大哲学流派的基石,人称斯多葛派,它的创办是雅典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个智慧学派的希腊语原名——stoa(柱廊)来自一个极普通的名词StoaPoikile,指一座饰有巨幅壁画的彩色柱廊,斯多葛学派之父——芝诺,就在此柱廊下讲学。从公元前4世纪直到公元6世纪,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大批哲学家都斯多葛派的哲学体系中。
斯多葛派学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既有贵为皇帝的马可?奥勒留,亦有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后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在其传世的《手册》一书中,爱比克泰德详细区分了我们所必须接受的“依赖于我们自身的事物(如观念、欲望、憎恶)”和“不依赖于我们自身的事物(身体、出身的环境、名声)”。我们可以任意地改变前者,但只能被动地接受后者。爱比克泰德不无道理地提醒读者注意,我们总是试图改变不依赖我们自身的东西,而忽略了改进依赖于我们自身的事物。这样的生活态度只能导致痛苦和怨恨。
这也是古典拉丁语中Persona一词——“面具”包含的著名隐喻。斯多葛派学者认为,事实上我们都不是命运的主人,命运已经预先为每个人安排了一个“角色”,我们把自己包装得千奇百怪,试图让他人认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这让我想起古罗马戏剧演员佩戴的人物面具:国王、奴隶、妻子、叛徒、英雄……他们认为,智慧,就是能够在自愿(Proairésis)的原则下认同面具所赋予的角色;不光懂得自由选择自己的角色,更知道如何融入角色。“要记住你是一出戏里的演员,而悲剧诗人在背后操控剧情。你饰演一个临时角色,他想短暂就可以短暂,想长久亦可以长久。若他要你扮演一个乞丐,请发挥你的天才演好此角色;你也可能扮演跛子、大法官或一个普通人。”因为你所能做的是“尽力演好赋予你的角色。而选择角色是命运的工作”,爱比克泰德如是说。这样,不论上天赐予的社会地位、外表、长处、缺点如何不同,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努力自我实现,奋力拼搏,以实现人性的完全发展。“别停,完成你的自我使命,演好角色,做一个优秀的‘人’”,塞涅卡也如此主张,他认为人人都主宰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也是悉达多(Siddh?rta)王子的感悟。但是,这位年轻时的王子,日后的佛陀,其心路历程发生的背景,却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佛教传统认为,这位王子到了成年时都未经历过任何忧患;父王甚至禁止他走出宫廷的围墙,以免见到任何不愉快的事实。但是,他还是四度走出了宫廷,并四次见到了应该见识的事实:一位老者、一位病人、一位亡者和一位修苦行者。所见事实让他极为困惑,王子求教于其忠诚的马车夫,后者告诉他,无论多么有权势抑或多么富有,每个人都会衰老,而且都无法避免疾病和死亡。出于对人类如此“苦命”的悲愤,悉达多逃离了宫廷,加入了森林中苦行者们的队伍,全身心投入极端艰苦的修行,逐渐获得了特别的能力。但他认识到,即使拥有这些异能,亦无法对抗生活最基本的安排:就和所有生命一样,他依然会衰老并走向死亡。这时悉达多离开了苦行者团体,独坐在一棵树下冥想;最终他在这里大彻大悟,成为“佛陀”(字面意思为“觉悟者”)。他明白了,应该接受生活的“赏赐”,内心的愤恨、抗拒无助于消除痛苦。我们实现内心真正的安宁的途径,是认识自己,并努力深入地改造内心世界。
就和佛陀和斯多葛派的智者一样,我们也能在接受不可抗拒的存在、无法改变的事实以及改变存在事物的现状三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就拿家庭来说吧。我们不能选择父母。我们不能凭借意志改变父母,更不能更换父母。即使我们和他们相处不好,也只能选择接受。作为儿童,我们的接受乃是出自天性,因为我们要依赖他们才能生存。作为成年人,在一个可自由选择的关系网中,无论建立什么形式的关系,无论给这种关系设定怎样的界限,哪怕我们建立的关系最后走向破裂,对这种关系的接受,都应该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理性行为。面对无法选择的父母、兄弟和姊妹,我们只能将其认定为不可抗拒的事实,只能选择接受。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内心与这个现实保持距离,即消除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或反依赖性(或言逃避性,这是另一种异化),以实现一种真正的“独立”。若没有自愿保持的和客观的距离,这种状态就无法实现。在此条件下,我们能够确保内心与外部现实的和谐共存,而不会落入憎恨和愤怒的情感陷阱。
正如家庭不能被选择,我们亦无法选择故乡和祖国。我们常常感觉自己与所属的文化传统相互排斥,但你是否想过,每种文化都有积极因素,它已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而且益处多多。作为一个法国人,同胞们的满腹牢骚常常使我哭笑不得。要知道,这种批评精神有着颇为光荣的历史,它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和先辈为争取人权进行的斗争。我们不愿全盘接受既成事实,永远不停地质疑政治、宗教、经济、各种体制,善哉善哉!我接受这种文化品格,但依然尝试着在自己身上改变它表现出来的消极面。批判精神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得批判。保持清醒才能避免狂妄自大。这样,我们能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找到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比如,美国人的自满情绪就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毛病,但如果引入利他主义的观念进行调和,它可以变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尝试“接受”,必须直接面对自己。每个人的智慧、敏感度、先天性情,以及通过受教育和个人经历形成的后天性格,都不尽相同。就以人的相貌为例。我们出生时就具有明确的身体特性,如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体型偏丰满或清瘦,或带有残疾。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接受它现在的样子,发自内心地爱它。这种自我接受的功课不可或缺。在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将渐渐发现,许多原本自己不满意的性格特征,也变得非常可爱了。青少年时期,大部分伙伴都有1.8米高,而我则为自己1.65米的身高苦恼不已。别人的目光令我痛苦不堪,身高变成了最大的心结,我甚至认为这将成为自己终生的障碍。这个念头始终萦绕不去,以至于我甚至排斥比自己高的女孩,不敢和她们走在一起。成年后,我逐渐接受了自己比一般人矮的事实。而且,我发现其实身高并不是问题。或者说,对我而言,身高不再是缺陷。事实上,身高对任何人来说都算不上缺陷。我就这样接受了自己。从那时起,身高再也没能阻碍我在专业领域内获得成功,它也不再成为我追求爱情的障碍。
我青少年时期的这个心结,亦在无意识中促使我不断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思考能力、创造力。如果我是个高个子,没准就不会去研究哲学了,谁知道呢!缺陷会刺激我们去开发其他方面被埋没的能力。伍迪?艾伦(WoodyAllen)若有保罗?纽曼(PaulNewman)那么帅,还能成为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吗?肥胖者通常都更注重节食减肥和锻炼身体,经过百般努力,其身型往往比常人更为匀称、健美,这道理显而易见。正因为如此,在尝试认识并接受真实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意志坚定,以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去接受产生种种痛苦的客观现实。
改变依赖于我们自身而存在并使我们不快乐的意念,或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源因素,是人生的重要使命。不然我们的生活就很糟糕。比如,我容易发怒,遇事爱走消极路线,这种个性使自己遭罪不说,还折磨亲朋好友。辨识并且接受这种个性,只是走出了认识自己的第一步。这项进程的进展需借助于冥想的迂回方法或心理疗法,这些方法有助于达到一种内心安宁的、必不可少的平衡,以及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在下面会进行详述)。诚然,我一生都未能改变易怒的个性,但因为我能辨识它、接受它,因此也能掌控它,甚至有分寸地利用它,无论如何,我摆脱了这种极具破坏性的个性对自己的桎梏。
我的性格中有偏好幻想的一面。学生时代,我常常神游万里,不怎么听课;我常无法集中精神,所有科目的成绩都不理想。上高中时为了避免留级,我不得不转了两所学校。在决心正视这种性格、明白它将毕生伴随自己之前,我曾一度憎恨自己,但最终我接受了这种性格,并引导其合理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中蕴藏的积极力量。通过训练注意力,我学会了关注当下的现实。我还学会了发现缺点中隐含的优点。我把丰富的想象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写诗,还有目前从事的戏剧、小说、连环画和电影剧本创作。我接受了真实的自己。以前时时要提防白日梦干扰日常生活,而现在我已经能够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游刃有余。曾经困扰我的问题,现在变成了灵感的重要源泉。
学习接受,已成为我每日的“必修课”。我在哲学、心理学领域以及内在世界的探索即将满三十年:接受生活和存在这唯一的事实使人永葆一颗感恩的心,而这颗心则是幸福的源泉,使得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的美和快乐,化祸为福。对生活说“是”,表明了一种内在的态度,使我们能对生活的起伏、意外、变故和不测敞开心扉。这是一种“呼吸”之法,使我们从容应对万物的无常变化,接受快乐和悲伤、幸福和苦厄的此消彼长,接受生活本来的面貌,包括其中的落差、困窘和未知性。多数痛苦都来自对事实消极的承受,或对无常错误的反抗。
还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面对孩子的极大恐惧和极度痛苦,面对集中营及里面被屠戮的上百万无辜生命,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这种种罪行令我极度愤慨,我不愿为其寻求某种意义。然而,某些历史事件中,令人无法接受的、悲剧性的集体意识,并没有改变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始终认为,无论如何,生活都值得我们去亲身体验。当然,倘若我的肉身遭遇了绝对的恐怖体验,或许我也会改变这种观点。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也能用事实表明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即使生活从来都不赐福于我。“爱汝之天命”,诚如这斯多葛学派的箴言所述,不论命好命歹,我都热爱它,因为我总能找到战胜各种困难与考验的力量和方法。即便是那些无法理解的、令人厌恶的变故,我亦能接受其既成事实。无论如何,我都会对这充满神秘、阴影和光明的生活说“是”。
蒙田提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范例,而这也正是我试图描述的东西。他在《随笔集》中写道:“人类所有的毛病中,最野蛮的一个,就是轻视自身的存在”,他补充说,自爱是“人类智慧和我们幸福的顶峰”。蒙田自诩幸福;但是,生活却并不厚待他。他出生时,宗教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身弱多病,死神如影随形。他六度为父,却先后失去了五个孩子。且终身未能摆脱失去挚友——艾蒂安?德?拉博埃西(?tiennedeLaBoétie)——的伤痛。他必然为此哀叹,冥冥之中,“总难免有不测风云”,但同时,他也愉快地补充道:“这正是生活的柔情,这种困窘亦是种财富。”尽管如此,因为他执著地从苦难中寻找幸福,这位奇人敢于宣称“非常开心、满足”。他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句格言:“我们应当尽情欢乐,但同时尽可能地埋藏悲伤。”纵然有万般苦楚,他仍然发自内心地说:“因此,对我而言,生活是我的挚爱。”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生活就是这样。爱也好,恨也罢,反正就这一辈子。
Ⅱ信赖和放下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有信赖时,生活就变成了地狱。如果我们不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生活抱有一个最低限度的信赖,那么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就变成了不可能的存在。
信仰是人内在生活的重要部分。我这里谈及的并非一神教的信仰,即在无法明确证明真神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对其的忠诚信仰;我说的信仰,可以被认为是信赖,没有信赖,我们就无法前进,无法在生活中进步。西方哲学在谈论这一存在状态时,并不区分这两个词汇。举例来说,佛教,是以经验主义的记录作为出发点的:缺少对佛法的信赖作为先决条件,任何精神层面上的发展都不可能完成。如果对师长缺乏先决的信赖,我们就无法真正吸取他所传授的课程。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不相信学习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全心投入。儿童知晓这样的道理,并且本能地去贯彻它:他们信赖自己的父母,相信父母的智慧,学习父母所传递的信息。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文化的传承和其他所有学习中价值的传递。也正是这样——正如大多数人一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父亲在后面扶着车,让我保持平衡,我看不见他,感到害怕,我对父亲说不要松手,父亲则让我信赖他。骑出几米远后,我才发现自己独自一个人骑在车上。我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开始,正是来自于对父亲的信赖。
显然,关于信赖的反面例子也同样存在。我们都知道,有不称职的老师,不负责的家长,不诚实的人,辜负了人们对于他们最赤诚的信赖。有些人,利用他人的信赖去实施罪行,比如对儿童进行性虐待;另一些人,心中充满仇恨,不断对儿童灌输负面信息。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同样会遇见滥用他人信赖的情况;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抛弃信赖。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下面我还会谈到这个问题——,但我们必须保持对信赖本身的信赖,因为它是促使我们进步和成长所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这一点在任何领域都适用,包括自然科学。在进行一项研究之前,科学家相信他会有所发现。在天主教影响下的西方,这一信仰首先带有明确的宗教色彩:现代社会最初的学者们,如伽利略或者牛顿,都坚定地相信世界是可知的。他们的科学研究是为了找到造物主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物理法则。如果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可知,或是无序的,他们也就不会去进行任何的探索。对于学者们来说,宗教的衰落对于这一信仰的抹杀比不上世界的不可知性。“科学只能由深切渴望事实与理解的人创造。这一感情源自于宗教界。……我无法想象,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而没有深刻的信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如此认为,他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内心深处具有宗教性的非信徒,因为他并不信仰一神教中的上帝本身,但是却接受了一种宇宙的宗教性。此外,信仰不光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它也是促使公众接受科学的重要原因。普通大众中能够完全理解科学论证的人寥寥无几,但是我们对科学家团体的信赖,使我们愿意认为这些脱离日常生活共同经验的理论和论证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原子,但是我们依然相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因为科学这么告诉我们。正如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mileDurkheim)强调的:“如果一个民族不抱有对科学的信仰,那么任何科学论证都不会对人们的精神产生影响。”
因此,首先,我们通过信赖比我们渊博的人(如父母,教育工作者,科学家,智者)而取得进步,在这一模式中,信仰是不可或缺的;其次,信仰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相信生活,从而帮助我们去生活和发展自我。我们乐意学习、探索、进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因为我们相信世界和生活中真与美的存在。如若不然,每天早晨起床有什么益处呢?
信仰随着个体的不同而变化。有这样一部分人,被绝望、恐惧、不满和愤怒所征服。他们的存在变得痛苦不堪。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有信赖时,生活就变成了地狱。世界看上去总是充满敌意、危险的。信赖淹没在恐惧之中。我们害怕坠机事故而不敢搭乘飞机;我们害怕欺骗和被抛弃而不敢投身恋爱;我们害怕拒绝而不敢申请某份工作。同时,在职业、感情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停滞不前,而不是力争进步。如果我们不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生活抱有一个最低限度的信赖,那么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就无从谈起。
对这世间的善的信仰,以及对生活积极面的肯定,构成了上文提到的斯多葛哲学的基础。“斯多葛”这个词,在人们的观念中意味着“鼓起勇气承受痛苦和厄运”,但是斯多葛主义的内涵则丰富得多。芝诺思量世界和宇宙,从中领悟到,宇宙万物之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理性法则,而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掌控的终极力量。他于世间万物中悟到这是神灵的安排,这是众神或宙斯意志的体现,一切都在这种力量的掌控之下。芝诺劝学生们皈依神灵的安排并相信神。芝诺并且补充道,无论我们如何反抗或哀叹,根本就无济于事。一方面,人不可能阻挠神灵的意志或普遍的理性法则,另一方面,众神确实用痛苦考验我们,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战胜之法。对此,爱比克泰德亦有贴切的概括:“抬起头直面你所拥有的财富,沉思过后对神说:‘宙斯,现在请如你所愿改变我的生活吧。我已经有了你给的一切,我有办法承受命运的安排’。不过,您正襟危坐,却浑身颤抖,担心得不到某些企盼的东西,而当其他东西出乎意料地降临时,您不禁埋怨、哭泣和哀叹;然后开始怨恨诸神。”
斯多葛学派的哲人不一定信仰宙斯,但却相信生活中善的意义。他们坚信所有不期而至的事物都有某种益处——即使看起来完全相反,如有助于坚固信心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和增强自己的信仰和信念。我们越重视这些来自生活的“礼物”,它们就会出现得越多。我们越能领悟存在的积极意义,生活就越显得美丽和光明。
这种对于生活的信仰和信念,表现为一种超然的态度,它隐藏在各种关于智慧的学说和伟大的思潮之中,即放下、清净、无争。看到门徒们为生命无常而忧虑,耶稣就告诉他们忘忧的道理。他要求他们完全信赖真神,言辞极具斯多葛风格:“你们看,乌鸦既不种,也不收,没有仓,也没有库,神尚且养活它们。和飞鸟相比,你们是何等的贵重啊!”探讨对神及对其旨意完全信赖的主题不仅是基督教,同时也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灵修的主旋律。真正的信徒,是那些把生活完全看成是神的意志的人。完全信赖神灵的旨意,以获得内心的安宁,被斯多葛哲学家称之为恬淡寡欲(apatheia),即灵魂的安定,所有内心的躁动都不见踪影。在这种彻底放下的基础上,神学家、提倡新神秘主义的多明我会修士埃克哈特大师(Ma?treEckhart)在14世纪提出了安宁(Gelassenheit)(源自德语lassen,即“放弃”,为对法语“放下”概念的字面翻译)的概念,升华了这套理论。埃克哈特大师大力宣扬“无所欲、无所识、无所有”是自己实现内心安详、与神合一的条件。从彻底的无神论者——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那里也能找到类似的观点:人应该追求“忘我、放弃、真正的安宁和断绝欲望的境界”。叔本华的思想部分得自印度《奥义书》的启示,后者鼓吹接受现实和断绝欲望,这是实现内心自由的前提条件。
但我们毋需像这种提倡弃绝一切欲望的神秘主义一样极端。要明白其实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生活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着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人类不惜一切代价企图战胜这不可估量的无常,但却掉进了无止境的焦虑不安的陷阱。我们亦无法掌控别人:我们必须接受他人最终总会离去的事实,包括至亲至爱的伴侣或孩子。就如哈利勒?纪伯伦(KhalilGibran)在《先知》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我们无法完全掌控那随时有不测风云的职业生涯,亦无法始终躲藏在稳定和安全的幻象后面。
那么,尽可能掌控我们所能掌控的一切吧。就从控制我们的欲望和激情开始,从心理上准备好抵御永恒的无常,尽量去适应它,并努力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印度的智者用一个术语来描述这种内心舍弃现实的境界,我们译成“无争”。但我们不可能真正地与世无争,因为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第一次尝试放弃时,心中必然万般纠结:因为我们惧怕未知的事物,心存忧虑。无争的境界有何妙处——镇定、喜悦、苦乐随缘、充满信心,还有,我们能在完全放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3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80.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