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下册)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下册)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下册)

作  者:傅国涌 著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定  价:42.80

I S B N :978750604282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中国史  现代史(1919-1949)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下册将从辛亥革命的表象逐渐深入到它的内层,重新解读百年前的那场大变局。从武昌枪响到清帝退位,大江南北,从各省封疆大吏到王公大臣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本书通过大量日记、书信和回忆录,以史家的冷静之笔将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心态、表现一一呈现,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任何美化或丑化,在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背后,我们看到是他们在王朝落幕时的真实面孔。辛亥革命最终以和谈的方式完成了民国的“创世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南北双方财政的困境,正是缺钱逼使双方走向对话、妥协,并以民国结束了帝国,这是以往常常被忽略的一点。在辛亥大潮中不仅那些创造历史的大人物一一登场,其中还闪现着许多初次亮相的少年学子的身影,他们中既有后来的名将白崇禧、张治中、万耀煌们,也有知识分子叶圣陶、萨孟武、顾颉刚、吴宓们,他们一起推开或见证了民国的那扇门。

TOP作者简介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在杭州家中读书写作,主要关注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企业家传统等。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追寻失去的传统》(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
《叶公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
《过去的中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另一种读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文人的底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大商人:影响近代中国的实业家们》(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

TOP目录

引言
第五篇  朝廷内外
  一、瑞澈弃城
  二、石头城上
  三、陆钟琦殉清
  四、只有一个升允
  五、荫昌的两个车头
  六、王公大臣
  七、退还是不退

第六篇  谁覆清廷?
  一、学生
  二、新军
  三、立宪派
  四、“哥老会的摇旗唤呐”

第七篇  财政困难
  一、度支部:库空如洗
  二、独立各省:纸币、勒索与募捐
  三、南京临时政府:“急不择荫”

第八篇  创立民国
  一、君宪还是共和?
  二、退位诏书·隆裕太后
  三、列强中立
  四、改用阳历
  五、民国襁褓
后记

TOP书摘

    序言  
  长期以来,我们所知道的辛亥革命几乎是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事,教科书的普及,年复一年的纪念,大量的革命记忆,几乎都是单向度的革命视角,我们看见的只是历史的单一侧面,而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当作了全部。换句话说,辛亥革命的史实是以革命党人为中心建构起来的,仅仅呈现了历史的一部分,处于中心以外或不在中心视野里的大量史实则被遮蔽、忽略或遗漏了。我个人更希望看到革命发生时的社会心态。当革命来临之际,那些掌握社会优势资源、不愿看到革命发生的集团、个人是如何反应,如何面对的?王公亲贵特别是最高统治者隆裕太后怎样一步步作出选择,她的选择带来的正面效应该如何认识?革命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当中如何激起回响?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碰撞、博弈又怎样影响了革命的结果?他们的共识是如何达成的?革命在哪些层面达到了确实的目标?
这些问号,以往的历史书或者没有回答,或者回答得不够清楚。百年之后,我之所以要重建辛亥叙事,就是想真正逼近现场,更客观、更全面地看一看那场不同于王朝更迭、原地踏步的历史巨变。真实是历史的生命所在,在基本史实都不够完整的前提下,我们做出的任何历史解释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以往在看历史时,常常是先有了观点,而且这个观点是固定、不可动摇的,然后再寻找史料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与此相悖的史料则被毫不留情地舍弃了。
    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想要最大限度地接近那个时代的真相,只有依靠亲历者当时留下的记录,及他们日后的口述和回忆,我更看重的是亲历者的日记、书信,这些私密性最强的文字,记录的往往是他们的亲历、亲闻和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带着他们的呼吸裹着他们的心跳,那些可以触摸的细节,尤其具有现场感。
     我曾说,在历史的深处潜伏着无数双眼睛,他们在各自的角度,看到了历史的不同侧面,体察到了历史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这些眼睛既包括了一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人,也包括了被驱除之列的满人贵族和依附这个政权的汉人官吏,从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到一般官员,也包括张謇、汤寿潜这些立宪派,也包括留学生、国内的师范生、中学生、小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现实有着不同的感受,对未来怀有不同的期待,他们留下的私下记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面貌,体会当时社会的脉动。当革命发生,官员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面对、怎么记录的,过去我们知之甚少,几乎缺位。在大臣当中,那桐、荣庆、绍英、徐世昌等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当风暴袭来,他们的反应、心态、举动都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一句话,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也无人愿意去回天。起草了大量诏书的许宝蘅、资政院钦选议员汪荣宝、翰林恽毓鼎、广东地方官左绍佐等人都留下了日记,他们除了怀着不同的心情为这个王朝送葬,已无所作为。隆裕太后的眼泪挽回不了,升允的无限忠诚也挽回不了一个王朝的落幕,反对退位的恭亲王溥伟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到最后,“京朝达官纷纷奏请开缺,可耻哉!安乐则麇集,患难则兽散。”恽毓鼎在日记中不无悲愤。①
这背后是不可阻挡的人心思变,这是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的,而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推背图》、《烧饼歌》这些神秘预言书的流行,星象预警,特别是一而再的水灾导致的粮荒,大米价格的失控,加剧了人心的瓦解。清朝去势矣。最终冲垮清朝的乃是时也势也,而不是革命党人的谋划和武力,时势的后面是人心的变化,正是人心恐慌,武昌起事引发了各地的挤兑潮、逃难潮,许多亲历者在日记中记下了大量的细节,谣言的四处流传,城里人逃往乡下,乡下人逃进城,最先逃跑的则是王公亲贵、官员们。天津、上海租界的人满为患,金融的恐慌、银行的倒闭……他们目睹了时代的激变,深味乱世的恐惧,渴望安全,渴望和平和秩序。
许多在华的外交官、记者、传教士、海关人员、公司职员、情报人员见证了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他们在日记、书信和报告中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间谍宗方小太郎、公司职员内田顾一、传教士计约翰、记者莫理循的日记,大量外交官、海关人员之间的书信往来,让我们看到革命是怎样展开、一个王朝是怎样垮塌的,更让我们看到外国人在这场革命中选择的立场,他们大致上保持了中立,而不是支持朝廷。即使日本有意干预中国内政,试图影响这场革命,也因英国的反对而没有采取有力行动。革命最终以妥协告终,就与列强中立有关,正是列强拒绝给南北双方借款,南北财政几乎面临相同的困境,才导致对话成功,达成逼清廷退位、共建民国的共识。
如果说那时各国驻华使领馆的大量信、电掺杂了本国政治利益的成分,那么一个年轻的法国外交官儒勒?乐和甘的家书透露的完全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1911年11月19日,他在成都领事馆给母亲写信说:

现在在中国发生的各种政治事件,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和最不确定的。当然,不在场的人就没有兴趣。而对于我们这些一天天关注这场和平革命的人来说,简直太让人激动了。同时,也让人疲倦,因为看到他们是如何拖延而使人无法预料结局。

在他们眼中,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崭新的共和制,却并没有在最广大的底层中国人中引起热烈的回响。这与鲁迅等本国人的观察是吻合的。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表面上可以感知的就是剪辫、易帜、改历。五色旗在那场革命中的胜出具有标志性,过去的许多史书对此都没有说清,孙中山的表达也不确切,1912年1月12日,他在给临时参议会的信中说,“苏浙则用五色之徽志”,“苏浙之旗,以之克复南京”。③ 史家张玉法的《中华民国史稿》也说:“武昌革命爆发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等省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江、浙、皖及其他各省多用五色旗”。其实,江浙一带独立都是采用白旗,十八星旗主要在湖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主要在广东,其他省很少采用。正是各省旗帜不一,南方临时政府出现前,各方经讨论通过以五色旗为国旗,此时南京已克复,五色旗从一开始即不是地域性的。就这面旗帜的象征意义来说,更具包容性,与剪辫、改历一样,南北对五色旗也具有高度共识。正是这些最低限度的共识,降低了流血的代价,以较小的社会震荡完成政权的和平转移。从这些具体而微却至关重要的变化中,历史推开了另一扇门。
在起伏不定的浪涛中,被一个浪头卷入或被浪花溅过的普通青年、少年乃至儿童,不仅有蒋介石、毛泽东、李宗仁、张治中、白崇禧、黄绍竑、陈铭枢、蒋光鼐、顾维钧这些领袖、名将、外交家,更多在文艺、学术等领域各领风骚的人,如鲁迅、胡适、茅盾、郁达夫、徐志摩、顾颉刚、叶圣陶、吴宓、左舜生、王云五、陈布雷、吴虞、赵景深、黄药眠……他们都已从这里起步,这场革命给他们一生的影响有多大多深已无法测度。他们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至今仍在影响着这个国度。叶圣陶、吴宓、胡适、徐志摩、吴虞以及陆澹如、朱峙三等人留下了或完整或零星的日记,更多的人留下了回忆或当时的文字,他们都是辛亥之子,虽然他们不是那幕历史的主角或配角,他们只是群角或观众,但是他们的视角同样不可替代,那是大时代中一双双怀着不同梦想的眼睛,他们各自的见证丰富了历史。当我在百年前的辛亥大变局中,在密集的人流之中陆续看见他们的背影,他禁不住想,历史原来就是这样。
本书分上、下册,共九篇,从“人心思变”到“创立民国”,通过大量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借助密密麻麻的真实细节,力图靠近历史的现场,复原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图景,回到当时的历史中。我的努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唯有请读完此书的读者来做判断。

傅国涌 
2011年6月2日、

后记
一百年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说很远,辛亥革命的亲历者都已不在人世;说很近,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影子里,当时的选择一直影响着百年来的进程,历史的每个环节都是无法分开的,一环扣着另一环。不明白历史,不仅难以理解今天的真实处境,也无法清晰地看到明天的去向。
2005年出版的《主角与配角》,我从角色意识的角度观察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变动,意犹未尽,当时就有围绕辛亥革命再写一本书的念头。这些年来一直留意收集有关史料,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并无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手头积累的这些史料,有些是二十几年前的,有些是十几年前的,更多的是最近六七年、尤其是这三年集中搜罗的,书中各篇的主题都是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我不想复述人们在各种读物中早已熟知的辛亥革命,试图发现一个更接近当时历史原貌的辛亥革命,但这难度实在太大,大得有点不自量力。好在亲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私人记录,或日记、或书信、或口述、或回忆录,若没有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我的这本书。动笔之前,我只打算写一本十几万字、最多二十来万字的书,没想到最后变成了四十多万字,只好分上、下两册出版,这超出了我原先的设想,完全是根据掌握的史料和读史产生的感受自然形成的结果。我只想把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更完整、更真实地呈现出来,将我这些年的读史所得与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朋友一同分享。
从人心思变、谣言四起、逃难人流、金融恐慌到报馆鼓吹、剪辫易帜,从朝廷内外,封疆大吏与王公大臣们对这场革命的反应,从南北财政的困境到民国的创立,许多细节散落在大量的私人记录当中,我们以往或知之不详,或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知。我试图以较大的篇幅将这些细节做一次梳理和整合,我小小的企图就是重建辛亥革命的叙事,将它从革命党人单方面的叙事中解放出来,以更多元、更开放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我甚至不想在叙事中加上我的观点,叙事本身的丰富性是任何观点都无法代替的,在这些叙事当中,不同的读者自会看见历史的一个个真相,做出不同的判断。我始终认为,事实胜于任何的理论(这样说,当然不是说不要理论,或理论不重要),但在基本事实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之前,轻易做出的结论往往是站不住的。重构史实,在多数时候要比表达观点更重要。这是我读史多年的一点小小感悟。
基于对史实的尊重,每一篇的后面几乎都有层层叠叠的注解,感谢东方出版社的编辑容忍了我的做法。可能有些读者会对那么多注解感到头痛,没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不看注解,只看正文。这些注解标明每一条史料的来源,历史正是由点点滴滴的史料构成的,每一条注解的背后都站着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历史进程。上世纪80年代包括我本人在内对宏大叙事的激动,到今天回到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不仅一代人、几代人乃至整个民族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自我重建的过程,这是个人和民族经过千锤百炼、遭遇无数困厄之后逐渐悟出来的。在史实面前,我们可以看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看见历史的限度、每个历史人物的限度,从而更清楚地看到创造历史的艰难。读史阅世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局限,环境的局限,但人在任何环境下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依然可以超越自己的时代,展开思想乃至行动的翅膀,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等到变化突然来临的时候,你才会蓦然发现,原来一切早已在人心深处悄悄萌芽。这正是历史的奇妙之处。那些漫长的日子,无比寂寞的时光,将因此而变得趣味盎然。诚实地面对历史,就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我常常这样想。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许多朋友提供了无数珍贵的帮助,这些友情都已融汇在这本书当中。为了寻找新军士兵陈文斌的《生平记》,武汉的王启涛兄几次去武昌起义纪念馆,几经周折,替我手抄了需要的部分。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的王秀宁兄多次替我寻找、复印史料,包括托他在香港的同学帮忙。杭州的夏雨清兄多年前送我一批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年谱,还帮我复印了沈亦云的《亦云回忆》。我还要感谢温州的卢礼阳兄、沈迦兄,武汉的田彤、康志刚、阳继波诸兄,上海的陈正卿兄、庞荣棣老师,台湾的李延贺、潘光哲、蔡登山、陈正茂诸兄,香港的董炯明兄,天津的李新宇兄、朵渔兄,福州的林冠珍大姐,南京的陈远焕兄、范泓兄,绍兴的蔡朝阳兄……他们或帮我找书,或帮我复印史料,直到本书终于画上句号,几年来我一次次地想起他们的帮助,唯有在这里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和儿子,她们陪我走过了每一个坐冷板凳的日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家都归入了基督,感谢神,让我们从此拥有了确定的生活、真实的盼望。我想起朋友说的一句话,历史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我深信,人生的背后同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2011年6月14日杭州家中
8月2日修改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9.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