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陈先达文集•第5卷:漫步遐思哲学随思录
陈先达文集•第5卷:漫步遐思哲学随思录


陈先达文集•第5卷:漫步遐思哲学随思录

作  者:陈先达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陈先达文集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30007041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散文随笔  作品集  文学  综合  哲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1997年出版),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所收文章属哲学随笔,风格与论文迥异。书中文章对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哲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深受专业与非专业读者的欢迎。

TOP作者简介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新中国建立后培养出来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从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方面成就斐然。著作和论文曾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七、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TOP目录

一 我看哲学
宗教·神话·哲学/1
不要回错了家/3
明白人与明白学/4
哲学与自然科学/5
境界/6
知识与智慧/7
我们依靠什么/7
智慧与痛苦 /8
把哲学看成哲学/9
哲学要永远注视现实/10
哲学方法的特点/12
饮食男女中的哲学和艺术/13
流行哲学与哲学的流行/14
哲学既要可爱又要可信/16
哲学中的有限与无限、整体与部分/17
解释技术、意境和科学世界观/19
哲学可以活人也可以杀人/20
哲学与人生/21
哲学的真理性与个性/23
哲学和尚与和尚哲学/23
哲学并非只在抽象王国中驰骋/24
深入哲学,走出哲学/25
哲学家的眼睛/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能是沙漠里的高僧/27
哲学与时代/28
科学与科学家/28
哲学与文化/29
哲学与宗教/30
哲学与闲暇/31
哲学不是李尔王/31
哲学的风格/32
哲学的民族性/33
不能把哲学的阶级性庸俗化/35
哲学与哲学家的哲学意识/36
争论不休的哲学定义/38
猫头鹰与雄鸡/39
是一个主义不是两个主义/39
全球问题与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41
“天人合一”中的唯我论因素/41
费尔巴哈与超越/42
对自然的多角度考察/43
唯心主义者也受唯物主义规律支配/44
自然科学及其效用/45
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45
二 关于人/47
谈死/47
人的本质/48
人性/49
类意识/49
人道主义的社会制约性/50
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的人物/51
个人与个人主义/52
人的使命/52
何谓见物不见人/54
黑人就是黑人/54
我一个人与每一个人/55
没有我地球照样转/56
人和人本主义/57
人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58
独立的人与人的独立性/59
一窝蜂只是一只蜂/6l
何谓“入学的空场”/62
人的社会性与个人主义/63
个人主义是动力吗/64
幸福与满足/65
时代的交叉点上/66
人在对象化中自我确证/66
人的需要和非人的需要/67
包含矛盾的尺度/68
人的类特性/69
不能在关系之外观察人/71
存在——人类自我中心的难题/71
人学的理论误区/73
人在认识中的困难/74
争论不休的异化问题/75
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76
死而不亡者寿/77
被请出庙的神像只是木偶/78
人是按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79
人的自然进化和社会发展/80
他人不是地狱/8l
自我能实现什么/82
抽象人道主义的基础——类意识/83
生存与享受/84
人性问题的切入角度/85
仆人眼中无英雄/86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人的层面上/87
理性与欲望/88
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中的地位/89
人和人的力量/90
不要忘记了镜子/91
白天打灯笼为什么/92
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93
应该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5
人不是衡量人的标准/96
大海和一滴水/97
用发展观点看人的本质/97
苦难与同情/98
争论不休的人的本质问题/99
人和人的历史/101
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101
只有人才能把人变成人/102
人与动物/103
不要同语反复/105
如果人不死就没有上帝/105
生命与本能/106
死活之间/107
孤独与孤独感/107
人与主义/108
再谈个人与个人主义/108
我就是我一——貌似高深的无聊废话/109
个人的死亡与类的继续/110
快乐与痛苦/111
人与哲学/112
人与人的世界/114
人类不能坐待自然的恩赐/114
不能是人说了算/115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116
不要忘了人还有无机身体/117
三 社会历史/119
历史不是苏兹达利城的拙劣绘画/119
社会规律的特点和主体的选择/121
历史与现实/127
私有和所有/128
历史学能成为科学吗/129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130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131
不要冷落了社会科学/132
必然性与宿命论/133
革命行为与反社会行为/134
应该怎样评价历史/135
要承认社会也有客体/136
不能忽视生产关系/137
历史不拒绝偶然性/139
需要与利益/140
生物结构与社会结构/142
事实与预见/143
社会规律与人的行为/144
事件、现象、规律/144
社会和社会规律/145
预见、预测、预报/146
出乎预料/146
历史本身不需要“如果”/147
规律论和宿命论/148
不能否定社会领域的决定论原则/149
必然、偶然、机遇/151
社会规律是大尺度规律/153
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社会唯物主义/154
难得的远见卓识/154
正确理解“没有……就……”/155
金钱与功利/156
资本主义矛盾和人类前途/157
个人主义的“猴子”永远变不成人/158
历史将作出最终裁决/159
所有制问题也是政治问题/160
为什么会有这种需要/161
如何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
生活水平/162
道德的根源不在道德自身/162
正确理解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164
动机的深处/165
类与社会/166
社会中的量的分析/167
目的与手段/168
自由与自由的获得/169
规律和责任/169
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170
选择以不可选择为前提/170
自由的想像与想像中的自由/171
自由的界限/172
三种视角中的自由/173
自由与自由竞争/175
文明与交通/176
合目的与合规律/177
有没有最终目的/178
一般规律从哪里来/178
唯物史观不能忽视对交往的研究/179
唯物史观变革的实质/180
正确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81
机械运动并不机械/182
不要轻视历史/183
历史与历史观/185
历史史实的客观性何以可能/187
合力论的本质是规律论/189
社会发展是修正目的而不是修正规律/189
历史的悲剧/190
世界历史和历史观中的世界/190
历史和历史的经验/191
社会进步及其尺度/193
社会生活中的血缘关系/195
劳动的多种思考/196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物本主义/198
四 认识、真理与辩证法
在关系中把握属性
认识的社会制约性/201
对体会的体会/20l
联系与思维/202
关于“错误难免论”/203
正确与错误/203
科学与经验/203
谣言的可信与不可信/204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204
我看知识分子/205
观念与习惯/206
真理与谎言/206
眼与手/207
理性与审美/208
看问题要有角度/208
真理与错误/208
真理与气节/209
规律与矛盾/209
必然与偶然/210
重视本质不忽视非本质/211
二与多/212
由直观到抽象/212
和与同/213
是什么与似什么/213
本体论与认识论/214
同与异/214
相互联系和宿命论/215
不能把普遍规律抽象化/215
真理与I时间/216
走过去与走过来/217
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218
可能性与“万一”/219
何谓全面性/219
辩证法与变戏法/220
自由的代价/220
想想看,你为什么那样看/221
木桶效应与鞭打后羊/221
碰钉子与被钉子碰/222
谈悟/222
豪猪与自由/223
自觉性与盲目性/223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224
关于“两点论”与“一点论”问题/228
不能非此即彼/228
真理中的新与旧/231
真服与假服/231
真理与谎言/232
体系与僵化/233
大智若愚/235
真、善、美/235
世界和世界观/236
情人眼中出西施/238
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238
要注意对原因的探求/240
世界和图景/240
生活节奏与时间观念/241
量的把握/242
对象和对象的认识/242
事与理/243
概念与现实/243
运动与无限/244
不要利令智昏/244
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与价值/245
存在是不能排除的/245
顺水推舟与逆水行舟/246
不成为理由的理由/247
辩证法的客观性/248
实践的本质和作用/249
观察的客观性/251
关系与关系者/252
梦与现实/252
时间和空间/253
颠倒的世界和颠倒的世界观/254
用脚踢倒唯心主义/254
一、二、三/255
关于主客二分与科学世界观/256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58
不能认为凡存在的都是必然的/260
两种必然性的观念/26l
规律与规律的实现/263
应该区分决定作用与反作用/264
规律与目的/265
不能简单推论/266
规律的普遍性与普遍规律/269
问一个为什么/270
五文化与传统/273
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273
理论与信仰/279
也谈“马、中、西”/280
教师与玉匠/28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问题/283
价值与价值评价/284
治世与治身/284
中国文化的特点——文史哲的合一/285
以道术鸣/286
争与不争/287
传统与反传统/288
道德与非道德/290
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291
金钱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293
文化与自由/294
历史与狂人/295
征服者的被征服/295
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296
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297
价值与意义/298
自我表现与表现什么/299
美与爱美/300
水/301
善于掌握社会思潮/301
何谓文化的心理结构/302
人文学科的科学性何在/303
禁忌——人的自我限制/304
爱国/304
复古与革新/305
道德与行为 /305
潜意识、无意识和人/306
理论与历史 /307
引证不是论证/307
洋人与洋奴/308
聪明与愚蠢/308
拜金与拜权/309
问题和主义/310
宗教的社会功能/311
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遮不住的/31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者/313
要发展不要重构/314
从整体中把握马克思主义/315
沉默扼杀不了马克思主义/315
神化与钝化/316
马克思主义的复兴/317
后记/318

TOP书摘

书摘
王国维先生关于哲学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
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他所说的可爱不可信的哲学是指叔本华、尼采
等的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而可信不可爱的大概是指孔德、穆勒等的
实证主义的唯科学论。王国维先生的分类和评价当然可讨论,但他说的可爱
与可信分家之事在哲学上是屡见不鲜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文主义与
科学主义的对立。
我国五四时期的科玄论战可以说是这两种哲学的论战。科学派是西化派
,强调要以现代西方科学为基础来建立科学人生观;玄学派认为人生观不是
科学所能解决的,而要发扬人文主义传统,强调天人合一。新儒学家们大抵
主张后一种观点,反对把哲学看成科学。熊十力先生就说哲学与科学,知识
与非知识,宜各划范围,分其种类,别其方法。他还说哲学与科学的出发点
与对象及领域和方法根本不同,哲学是超利害的,故其出发点不同于科学;
它所穷究的是宇宙真理,不是对部分的研究,故其对象不同于科学。冯友兰
先生也是强调哲学与科学的区别,说哲学的功用,根本不在于增加人的对于
实际的积极的知识,哲学的功用,根本在于提高人的境界,它不能使人有更
多的积极的知识,它只可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现代新儒家们都强调哲学的
形上追求,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而不强调哲学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
在我们看来,人文主义与唯科学主义都是片面的。前者可爱。因为它是
讲关于人与人的本性,关于人应该如何以人的态度对待人,的确沁人心脾,
使人感到温暖。可这种哲学关于人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是非科学的,
不可信的。千百年来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从来没有人实行过也无法实行
。至于唯科学主义,把人和关于人的一切都化为类似数学中的点线面,可以
按纯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把人变为没有情欲,没有激情,没有思想的物体,
的确是冰冷冷的,绝不可爱。
P16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9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