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力
中国力


中国力

作  者:寒竹,文扬 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定  价:26.80

I S B N :978721406066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政治 军事  政治  时政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现代化的本质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中国在登山赛中屡战屡败,近三十年来又迅速成功登顶,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大奥秘?

本书以英、美、德、日、俄的近代史为参照,重新梳理了中国近一百七十年近现代史,总结出中华民族大难不死背后的“中国力”。

对异质文明的洞察力,对新事物的适应力、接受力,对好坏事物的包容力、抵抗力,以及对各类事物的整合力和驾驭力,就是“中国力”的具体内容。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必将是综合运用“中国力”的结果。

在“中国力”的框架下解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模式”,有拨云见日之奇效!

三十年来中国学界精英的眼光和思维始终落后于中国政界精英,《中国力》的出版宣告了这一状况的改变。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序章 中国现代化的老师不该是美国
 一、现代化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
二、后发国家:向老师学习。与老师斗争
三、中国复兴的世纪之误——“你看人家美国!”
西、“西方化”绝非“美国化”
五、“中国力”:大难不死的道理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驾驭三大主义

第一章 洞察力:认识西方,认识现代化
 一、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人缺乏对现代化的洞察力
二、学习现代化:奸诈的老师与懦弱的学生
三、否认“西方统治联盟”存在的糊涂蛋
四、穿透中国精英的斜视症:西方的先进性与霸权性同在
五、全球的两极分化是全球现代化的本质
六、知识成就西方霸权

第二章接受力:民族主义PK自由主义
 一、早期现代国家是战神的化身
二、真正的“立国之本”:民族主义
三、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自由主义

第三章 抵抗力:认清西方文化霸权
 一、西方的隐形霸权:文化扩张
二、“自由派”的“逆向民族主义”
三、“愤青”VS“自由派”精英,谁更西方?
四、“四月青年”——中国新一代民族主义者的诞生

第四章 适应力:重写中国近现代史
 一、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斗不过西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二、中国和日本:挨打后背道而驰的奋斗
三、辛亥革命:走向崩溃的中国
四、维新派的建国大智慧
五、中国侥幸未被列强解体
六、中国觉醒,重提武力统一
七、以俄为师,建国之路向社会革命转向

第五章 包容力:新中国引进斯大林模式的成与败
 一、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力建国
二、20世纪50年代成功建立斯大林模式国家
三、大曲折:举国转向战时共产主义

第六章 整合力:中国模式之谜
 一、改革开放:由国家率领的现代化登山
二、灵活运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三、前无古人的“中国模式”
四、为什么中国能产生“中国模式”?

第七章 驾驭力:中国模式的未来
 一、国家主义的遗留问题:民权萎缩
二、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的后遗症
三、中国的未来:社会与国家协同登山

TOP书摘

一、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人缺乏对现代化的洞察力
 
鸦片战争二十多年后,一位居住在香港的布衣文人王韬,先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最早看明白了一件事:搅得中国方寸大乱的所谓“夷情”,其实是一个世界大势。他把这个大势称为“光气大开,远方毕至”的“通商大局”,对于国人视西人为害,“尽驱而远之”的主张,他认为完全没用,因为“势不能也”。他主张利用这个“去害就利”的转机,让中国走上自强之道。王韬后来亲往英国,更坚信自己的判断不错,他在一封信中发出预言:整个地球将合而为一。“不出百年,轮车铁路将遍中国,枪炮舟车互相制造,轮机器物视为常技。”
 
其时的中国,人口约四万万,从有记载的资料上看,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在认识西方的问题上能有这般远见卓识者,除了王韬之外,尚未见有他人。
 
在王韬写下这些文字的同一年,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写了那篇被称为“洋务运动纲领”的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力主“皇然变计”,实行变通,但其认识水平,却比洞察到了世界“通商大局”的王韬低了不小的一个层次。信函中说:“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可见,还是一个静态比较的狭隘视角,没有看到全局,也没有看清大趋势。
 
洋务派的人数比王韬们多了很多,不仅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等一批地方实力派领袖,也有朝廷里以奕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有冯桂芬等学界的思想先驱,代表了当时中国认识西方的主流头脑。
 
洋务派再往下,是守旧派,认定西方器物就是一些“机巧之术”,抱着“工匠之事,儒不屑为”的态度,坚信“礼义为本,技艺为末”,不屑于认识西方、认识世界。洋务派与守旧派的思想论战,持续了三十余年,贯穿洋务运动的始终,从洋务派的连连受挫,几起几伏,可见守旧派的势力之大、代表性之广。
 
中国开展洋务运动之时,还没有“现代化”这个词,将过去的历史都理解为散步,将现代化理解为登山,这种思想更不可能产生。而将所有外来的新事物都归结为“洋务”,将“洋务”和中国千年不变的“圣人之道”对立,这个对立,最多走到“西方立国有本有末”这种认识,就到头了,就近乎于造反了。李鸿章与守旧派论战,一气之下,也能说出“未见圣人留下几件好算术器艺来”等大逆不道的话,但最多就是如此了。
 
登山赛的全貌,还锁在重重迷雾当中,但王韬们已经看出来,这是一场“远方毕至”的竞争,中国无论是采西学还是守中学,无论是办洋务还是坚持圣人之道,最终都是要竞争,胜者一切都对,败者一切都错!“以时局观之,中外通商之举,将与地球相始终!”王韬此议,在中国加入世贸与世界全面通商之前一百四十年。
 
李鸿章们没能洞察到这一点,他们看见西方跑在了前面,也发现西方站到了高处,但没有把整个形势看成是一个不断的竞赛。他们心存幻想地误以为,只要中国办好洋务,一步赶了上去,天下就会重归太平,中国继续做天朝,四夷臣服于下。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又三十年,到了新旗手康有为,也还是这个思想。按康先生的设计,中国的变法,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整个的世界观,还是一个你上我下、我上你下的等级格局;最后的大目标,仍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世界为四周的霸业宏图。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3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相关图书推荐

加载页面用时:45.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