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作  者:郑师渠 总主编,曹文桂 分册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30309864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外国史    

标  签:中国文化  中国史  秦汉魏六国史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TOP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纷乱的社会与活跃的文化
第一节 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一、天灾人祸叠加的社会环境与士族地主势力的畸形发展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第二节 汉、胡统治者对文化的选择与调整
一、汉族统治者对主导文化的选择与整齐风俗
二、少数民族王朝自身的文化调整
第三节 文化变迁对社会的浸润
一、君权不振与士庶对立
二、“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三、农耕分界线的南移和民族共同体的重新熔铸

第二章 一个文化更新的时代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张扬
第二节 从儒学式微到三教并立
第三节 地域间、族属间文化的趋同与趋异

第三章 问难屈胜,百舸争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论争
第一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
一、正始之音与玄学的产生
二、竹林七贤与竹林玄学
三、西晋名士与元嘉玄学
四、玄风盛炽江左
第二节 夷夏之辩与佛道之争
一、佛道相争之先声
二、《夷夏论》与南朝的佛道之争
三、《三破论》与南朝佛道之争的激化
四、北朝的佛道之争
第三节 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
一、魏晋时期的无神论与有神论之争
二、形神论与报应论的争辩
三、范缜与神不灭论之争
四、自然命定论与因果报应论之争
五、北朝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辩

第四章 文化的交流与杂糅
第一节 胡风内渐与胡汉杂糅
一、胡汉相交与胡文化的汉化
二、胡风内渐与汉文化的胡化
三、汉化——胡化——汉化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玄学佛理,相映成趣
一、玄、佛相交的历史背景
二、名士名僧,相会交游
三、名士精研佛经与玄学佛理化
四、佛教的玄学化
第三节 佛、道交融与道教向西流布
一、道教广纳佛理
二、佛教吸纳道教思想
三、佛、道调和渐成主流
四、道教的向西流布
第四节 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江东文化的发展与南北文化交流
二、河西文化的昌盛与东西文化交流
三、中原文化的复兴与兼容并蓄
四、区域文化发展的原因
第五节 与西域及域外地区的文化交流
一、与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二、与中亚、西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三、与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四、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五、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

第五章 清源正本,求幽探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贵无·崇有·独化
一、以无为本,开物成务
二、自生体有,有遗生亏
三、玄冥之境,自得独化
第二节 佛、道二教的宗教哲学
一、《阿含经》的传译与小乘佛教思想
二、般若学说与僧肇的唯心主义体系
三、涅槃佛性说与顿悟说
四、慧远的法性论与因果报应说
五、葛洪及其神仙道教理论
六、南北朝道教哲学的发展与丰富
第三节 空前活跃的唯物论思想
一、杨泉的《物理论》
二、嵇康与阮籍的唯物自然观
三、皇甫谧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与鲍敬言的《无君论》
五、鲁褒的《钱神论》与贾思勰的人定胜天思想

第六章 佛·道·巫
第一节 佛教的汉化及其异端的产生
一、三国时期佛教在汉地的扎根
二、两晋时期佛教的发展
三、南朝佛教理论的发展及其国教化
四、北朝佛教的发展
五、北朝二武灭佛
六、弥勒教派成为异端和净土信仰的嬗变
第二节 道教的改革与发展
一、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
二、葛洪与官方道教理论的初步建立
三、东晋道教的复兴与发展
四、道教内部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五、陆修静、陶弘景与南朝道教改革
六、北朝道教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各种民间信仰与巫术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谶纬符命
二、魏晋时期的民间信仰
三、魏晋时期的方士与方术
四、北朝鲜卑的原始民间信仰

第七章 伦理的乖张与悖反
第一节 森严壁垒的等级秩序
……

第八章 育人与选士
第九章 灿烂的史学之花
第十章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艺术园囿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硕果
第十三章 社会风俗与时尚

TOP书摘

插图:


裴頠还认为,王弼等人的“贵无”学说是歪曲了老子思想。老子讲静一守本,讲无为,只是为了反对当时的浮华流弊,教人谦让,是一种道德修养,并非主张以无为本。实际上,裴頠是用儒家的君子之道来解释老子的静一守本。因此,裴頠并不否定老子,而是调和儒道思想,这也反映了他的儒玄双修。
为了证明事物的本体是有,无并不能生有,裴頠以实例进行了论证。他说:心不同于事,做事要用心,但不能由此认为,是不工作的心在做事,所以心是无为的。匠人不同器具,制造器具的是匠人,但不能认为既然制造器具的不是器具,就说匠人是不存在的。决定“有”的是其他的“有”,而不是“无”。做任何事,都不是无为所能办到的。你想钓到深水中的鱼,静卧不动就得不到;你想猎取高墙上的鸟,拱手静坐也得不到。
当然,裴頠并不认为“无”毫无意义,他认为,在承认“有”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场合,无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完全绝欲,即禁有是不应该的,但在不禁有的条件下,可以减少过分的享受,节省奢侈浪费。因为人只有依靠物质才能生存,不能超然于物之外。但又不能过分地崇有,过分崇有便会贪得无厌,为物所累。只有躬其力任,劳而后飧,才是做人之谛。这样,裴頠就较好地解决了有和无的矛盾统一关系。
裴頠还论证了万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世间万物的类别各异,不同类别的事物有其特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一事物必须依靠他事物的存在而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事物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是有规律的,有迹象可寻,这就是理,理以万有作为它的根据。引申到人类社会中,不同的理并存,不相妨害,都有它们存在的根据,便产生了贵贱之别。人们选择认为适合自己需要的去做,便是生活原则。当裴颁进行这一引申时,不自觉地受到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使原本对事物相互依存关系的正确见解在社会领域中变成了谬误。
综上可见,裴頠在关于宇宙本原的问题上,提出了无不能生有的正确命题,坚持自生体有,有才是万物的本体。裴頠的这一崇有思想目的是匡救时弊,因此,他把哲学上的求幽探远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有为取代无为,在调和儒、玄的同时,希望能借此以维护封建制度的长远利益。而裴頠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等论述,则丰富了崇有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16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