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作  者:郑师渠 总主编,吴怀祺 分册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定  价:64.00

I S B N :978730309866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中国文化  中国史  隋唐宋元金史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TOP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变古的时代与文化上的变古
第一节 变古时代的文化新思潮
一、理学的勃起
二、经济新因子与文化新气象
第二节 右文政策下的宋文化
第三节 宋文化与社会
一、宋文化与历史的走向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二章 宋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经世观念
第二节 文化上的创新、兼容精神
一、创新精神
二、兼容精神
第三节 都市文化:市井细民的精神需求

第三章 文化纷争与融会
第一节 王霸义利之辨
第二节 华夷之辨
第三节 朋党论与“党禁”
第四节 儒释道融会

第四章 各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宋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第一节 北方各少数民族对宋文化的吸纳
一、辽、宋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宋文化与党项族
三、宋文化与女真族的封建化
第二节 宋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一、宋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二、宋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三、宋文化在日本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宋文化的辐射
一、阿拉伯:宋文化向西方传播的中介
二、宋文化传人其他东南亚诸国
三、火器、印刷术的西传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内传

第五章 学派纷呈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张载、王安石的气学
一、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二、王安石的道器论
第二节 程朱理学
一、《太极图说》与《通书》
二、二程的“天理”论
三、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第三节 陆九渊的心学
第四节 陈亮、叶适的实学
一、陈亮的永康之学
二、叶适的永嘉之学
第五节 邵雍的象数学

第六章 僧、道与秘密宗教
第一节 宋代佛教的命运
一、佛教在宋代的沉浮
二、佛教宗派
三、援佛人儒
四、佛说与文学
第二节 道教与宋代政治及文化
一、崇道教
二、道派兴衰
三、陈抟及其他道家
四、儒道融合
第三节 民间秘密宗教
一、庞杂的秘密宗教
二、盛炽的秘密宗教
三、组织、法规与活动
第四节 巫觋与巫术
一、巫觋
二、巫术横行与禁巫

第七章 发达的教育
第一节 门类齐全的官学教育
一、中央官学
二、地方州县学
第二节 繁荣、兴盛的书院教育
一、书院源流
二、北宋的书院教育
三、南宋书院的兴盛
第三节 科举制度新发展
一、贡举
二、制举
三、童子举、武举、“三舍法”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一、重教思想
二、重视德行修身的思想
三、蒙童教育思想
四、务实循序的教育方法

第八章 繁荣的史学和史学的走向
第一节 中古史学的极盛时期
一、修史机构的完善
二、新史体的创立
三、史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理学和史学的相互影响
一、理学和史学
二、天理论和历史盛衰论
三、正统论和史书编纂
第三节 历史因革论和经世事功之学
一、历史因革论
二、事功之学与经世之学
第四节 史学批评与《通志》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一、金石学成就
二、方志、杂史与笔记

第九章 气势非凡的宋代文学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散文名家
……

第十章 绚丽多姿的艺苑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之光
第十二章 宋代社会时尚

TOP书摘

插图:


这里又陷入新的混乱。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维持了等级制度,社会才能兴盛;社会动荡,等级制度也就不能维持;而要国家兴盛,就要维持等级制度。这样议论是同义语反复,司马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他的历史盛衰论除了其中的重人事的思想外,是相当贫乏的。司马光在《通鉴》中发了两百多条“臣光日”,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新意,多数是前人已谈过的“老调”。《通鉴》的主要价值在“史”,以史事留给人的思考,而不在“论”。
这样说,不是简单地否定。上面说过,司马光历史盛衰论中值得重视的是他的重人事的思想。前面说的“君心”决定兴衰,其中同样包含有重人事的思想成分。它由此把人君分成五类。他在《稽古录》卷十六中说:人君之道一,是用人。人君之德有三,即仁、明、武。人君之才有五,也就是在历史上有五类的人君:第一种是创业之君,为智勇冠一时者。第二种是守成之君,为中才能自修者,兢兢业业,奉祖考之法度。第三种是凌夷之君,是中才不能自修者,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不辨忠邪,不察得失,不思永远之患。第四种是中兴之君,这种人君是才能过人而善自强者,知下民艰难,悉下层情伪,勤身克意,尊贤求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第五等为乱亡之君,是下愚不可移者。这种君王,舍道趋恶,弃礼纵欲,用谗陷之小人,诛杀正直人士,荒淫无厌,刑杀无度,内外怨叛而不顾。司马光说:“夫道有得失,故政有治乱;德有高下,故功有小大;才有美恶,故世有盛衰。上自生民之初,下逮天地之末,有国家者,虽变化万端,不外是矣。”
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对于治理社会的意义。人君的官人、信赏、必罚,其落脚点是“用人”。他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①关于用人之道,司马光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74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84.9455